2010/08/04今天與朋友吃早餐,吃早餐真是很有意義的一種活動,一份報紙,他先取財經版,我則拿了副刊,沒想到最後因為大中華基金聊到政治,聊政治的風險就是被貼標籤,或者堅持將話說完會被認為好辯,我說,不能為了鈔票就在國家認同上讓步,他說,錢進中國是世界趨勢,這樣我就只能去上TVBS的節目,我反擊商人無祖國,他除了給我中指,還勸我去上海走走,我搖頭。一大早聊天氣氛就非常熱烈,只是話鋒不在政治,在「錢」。

我對自己快要畢業非常惶恐,而且擔心未來就窮忙窮忙了一輩子,談錢庸俗嗎?鈔票的妙處很多,而且有無法言喻的重要意義,如果你是一個女生,最後多數都會走入家庭,有錢保障了你的獨立,是自由的後盾;如果你是一個窮人或者平凡人,有錢表示有能力改善環境,成效不一定顯著於當代,但接力傳下去,子孫受更良好的教育、接觸不同族群的朋友,這是社會流動的過程;錢雖為身外物,但卻是非常重要的身外物。

我們聊到買名車的人,假設頂級名車一台上億,一個一年淨賺十億的人買一台,聽來合理,但是,那台車可是他當年十分之ㄧ的收入,不可謂不多。或者一更貼身的例子,假設一個社會新鮮人月薪兩萬五千元,拿了一隻智慧手機,估計每月電話費用約一千五百元,意思就是這位新鮮人每賺一百元,就有六塊在話費上,再加上每月吃喝玩樂的花費,萬一剛好在外租屋,新鮮人一個月可以存下多少錢呢?

有一派人比較豁達,不認為存錢重要,但如果有了錢,不但保証生活的品質,還可以讓錢繼續滾錢,想投資,放對地方還可以借力使力,這麼多有來頭的人工作忙碌還要念EMBA,不是在累積人脈存摺嗎?即使是一般社會人士,許多人也感到在職進修的必要,腦袋更新才跟的上時代,跟上時代就是保住現位求更好發展。另外,具體而言,讓帳面數字成長,即使不求富貴,至少都還可以抗通膨,薪水乾放在銀行不見得跟的上物價上漲,最明顯的不是飆升的房地產價格嗎?或簡單一點說,你想出門,自己有錢都沒礙著誰,票買好人就走了,當個幸福的伸手牌是造化,我若沒那個命,那麼就給我三個字吧,「不求人」。

上大學後,持續家教或打工,深深體會賺錢不易,家教賺錢的速度快,但是受到的刺激遠比在個略具規模的公司當個工讀生少,工讀生時薪雖不高,提前見識職場生態卻是無價,更甚者,從中觀察別人的處事方法與態度,對我來說都獲益良多,不得不提,學會跟別人自在的相處(在下是彆扭病患者),或者試著當別人眼中值得信賴的人,更是有說不出的痛快。我認為學生打工應具備價值,即是學習學校不講的課,每個月的薪水對窮學生雖不無小補,但長遠看來,那些課堂上不教的事你領略的比別人早,就可以提前面對如何提昇自身的問題,一吋光陰一寸金,這不僅是時間問題,細節的啟發還會牽動整個人生。

最後,我的朋友說,『你要去愛它,它才會跟著你』,那個「它」指的就是錢,有錢人雖然跟我們想的不一樣,但也脫口而出吸引力法則,受到他的啟發,加上暑假過了大半,今日花了一個下午重新擬定下半年的計畫,我個人的書架上不超過五本與商業相關的書,不過前兩天再度入手一本勝間和代的新知識生產術,本年度更上層樓不妨就從這裡開始,加油啊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rainble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