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這樣的,現在看電視新聞已是壓力很大的事,紊亂畫面、記者詞窮、廣告新聞化,想關心國際新聞,除非中國升息、北韓發瘋這種世界頭條,其餘已不能多做期望。轉來轉去,不如我離開電視快。

 我在想,只有能說話的人才能放大聲貝,聲貝多大取決於握有多少麥克風,而主流麥克風很少為沒有錢、沒有權的人服務,所以,那些乏人問津卻有急迫性的消息,一定是來自「沒法說話、說不出話、沒有麥克風」的地方,直到有一個人站出來,像英雄一樣疾呼『HEY!LISTEN!』,然後或許這人會拿到一座諾貝爾獎。

 可是你知道,需要英雄的地方都是不健康的,高譚市要是烏托邦,蝙蝠俠樂得在家角色扮演就好,偏偏高譚市有收拾不完的壞蛋,就像現實世界難得一日平靜一樣,我們有毒品、賭博、人口販運、戰爭、能源危機,如果是劉寶傑的節目,他還會恐嚇你外星人不友善,電影能演的題材我們一樣都沒有少,但這裡真的沒有超級英雄以天下興亡為己任,災難是電視機前的Breaking News,小老百姓們過自己的日子,他們的日子就是晚餐時間配新聞,電視新聞千篇一律政治鬥爭、扒糞八卦,小老百姓說他們天天受新聞的氣、怪新聞教壞嬰仔大小,結果,小老百姓們中毒一樣,仍舊天天捧場,怪了,小老百姓們是被虐狂嗎?那麼虐待狂媒體,又何須自律,有需求就供應,一拍即合不是?

噬血媒體養出什麼品味的觀眾呢?

沒有揭人隱私、沒有罩杯大小、沒有素顏底褲、沒有羅列情史、沒有影射比較、沒有栽贓污陷、沒有強烈措辭、沒有偏激立場,太平淡了,不看,大眾的品味,散見於報章雜誌與新聞橋段。

即使自認清醒,什麼都看,也不需要完全相信眼睛,因為刻意篩選的資訊,就像法庭上辯論呈上的證物「只幫我方說話」,也不需要相信耳朵,訴諸感情的話術讓你忘記思考,訴諸理性的話術,則利用語言邏輯牽著你的鼻子走,不然你可以打開任一台政論節目,觀察他們是否先有結論再找理由,或者,你記不記得你去過的造勢晚會,是不是以上二者兼具,感性與理性雙管齊下,讓你激動的無法自己。

我們不需要自以為理性,因為我們確實簡單輕易的就可被操控。

所以,除了探索頻道家族值得認真觀賞外,其他當作玩笑開心就好,是說,我還是小朋友的時候說我要嫁給電視,還好嫁不成,否則此刻就要泣訴遇人不淑了,本篇是今天看完新聞格外焦慮的心得,不過轉投電腦懷抱,點開我的最愛,世界還是有很多可愛的地方!in my point of view,自己的觀點,有時候還真是格外安全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rainble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